對聯,又稱楹聯,俗稱對子。是寫在紙、布上或刻在竹子、木頭、柱子上的對偶語句。言簡意深,對仗工整,平仄協調,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。對聯相傳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,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。春節時掛的對聯叫春聯。
對聯又稱楹聯、對偶、門對、春貼、春聯、對子、桃符等,是一種對偶文學,起源于桃符。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征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。一般不需要押韻(律詩中的對聯才需要押韻)。對聯大致可分詩對聯,以及散文對聯。對聯格式嚴格,分大小詞類相對。傳統對聯的形式相通、內容相連、聲調協調、對仗嚴謹。
隨著唐朝詩歌興起,散文對聯被排斥在外。散文對聯一般不拘平仄,不避重字,不過分強調詞性相當,又不失對仗。
春聯源遠流長,相傳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。他在寢室門桃符板上的題詞:“新年納余慶,嘉節號長春”,謂文“題桃符”(見《蜀梼杌》)。這要算中國最早的對聯,也是第一副春聯。下聯以異物對之,或和其意、駁其意。意義及深之對句,散文對聯亦不可說不。
新聞分類 News
推薦新聞 News
幫助中心 Help
[對聯知識]對聯概念闡釋
發布時間:2013-3-7 來源://wap.yishifan.cn 作者: 瀏覽次數:3147